北京时间3月15日,2024年世界冰壶锦标赛在加拿大卡尔加里拉开帷幕,中国冰壶队以年轻阵容出战,在首场循环赛中以8比5力克传统强队瑞典,取得开门红,这场胜利不仅为中国队冲击奖牌奠定了信心,也让国际冰壶界看到了中国新生代选手的潜力。
新生代挑大梁,战术执行精准
本届世锦赛,中国队派出平均年龄仅24岁的阵容,由22岁的队长王雪梅领衔,尽管缺乏大赛经验,但队员们在比赛中展现了超乎预期的沉稳,面对瑞典队老将埃里克松率领的卫冕冠军,中国队从开局便采取积极进攻策略,第二局中,四垒王雪梅以一记精准的“双飞”击打清空对手得分壶,为中国队拿下3分奠定优势。
“我们赛前研究了瑞典队的录像,发现他们习惯在中期发力,所以决定在前半场抢占先机。”王雪梅赛后表示,教练组组长李岩透露,队伍为此专门调整了训练计划,强化了开局战术演练,数据显示,中国队前五局成功率高达89%,远超瑞典队的78%。
关键局上演逆转,心理素质获赞
比赛转折点出现在第七局,瑞典队凭借经验连续施压,将比分追至4比5,第八局中,瑞典三垒约翰森一记高质量旋进几乎锁定2分,但中国二垒张子轩在清理障碍壶时意外将对手的得分壶撞入圆心,危急关头,王雪梅顶住压力,用一记高难度“打甩”将瑞典壶撞出大本营,反而偷得1分,这一球被现场解说称为“教科书级的心理战案例”。
国际冰壶联合会技术代表马克·泰勒评价道:“中国队员在被动局面下没有慌乱,这种冷静源于扎实的基本功。”值得一提的是,中国队全场仅出现2次失误,为所有参赛队伍首日最低。
科技助力备战,体能短板仍待突破
据悉,中国队在赛前引入了AI战术分析系统,能实时模拟对手的布阵习惯,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刘鹏透露,过去一年队伍累计完成超过2000小时的虚拟对抗训练。“科技手段帮助年轻选手快速积累经验,但冰壶终究是‘冰上的国际象棋’,临场判断才是核心。”
体能问题仍是隐忧,比赛中,中国队后两局投壶力度明显下降,导致两次关键分失误,体能教练陈志远坦言:“北欧选手平均每周进行15小时专项力量训练,我们目前只有8小时,这是下一步重点提升方向。”
国际格局生变,亚洲势力崛起
本届世锦赛首日冷门频出,除中国队外,日本队同样以6比4击败加拿大,韩国队则与苏格兰战至加局惜败,资深评论员大卫·凯斯指出:“传统强队依赖经验,但亚洲队伍通过科学训练缩短了差距,未来冰壶可能迎来‘三足鼎立’时代。”
国际冰壶联合会数据显示,过去五年亚洲注册运动员增长42%,远超欧洲的9%,中国冰壶协会秘书长王伟表示,国内俱乐部数量已从2019年的17家增至56家,青少年选拔体系逐步完善。“我们计划在2026年前建成30个专业冰壶馆,让更多孩子接触这项运动。”
展望淘汰赛,挑战与机遇并存
根据赛程,中国队接下来将迎战挪威、瑞士等劲旅,队长王雪梅表示,队伍已做好苦战准备:“每场都是硬仗,但我们渴望证明自己。”若顺利晋级八强,中国队可能遭遇现世界排名第一的英国队。
这场胜利在国内引发热议,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1.2亿,哈尔滨体育学院教授赵国强认为:“冰壶运动讲究团队智慧,这场胜利对集体球类项目发展有启示意义。”随着米兰冬奥周期临近,中国冰壶能否延续强势表现,将成为冬季项目的新看点。
赛场外,卡尔加里当地华人组织起200人的助威团,挥舞国旗的画面通过直播传回国内,留学生林芳告诉记者:“看到年轻选手站在世界舞台中央,感觉中国冰雪运动的未来就在眼前。”